老房子住久了,中國門窗老化漏風(fēng)、隔音差是常事,不少人想換新門窗提升居住質(zhì)量。但你知道嗎?門窗市場水深套路多,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坑走大幾千甚至幾萬元。今天給大家劃重點,記住這5個常見大坑,省下的錢都能買部新手機了!
一、材料選擇只看低價,結(jié)果成“一次性門窗”
市面上門窗材質(zhì)五花八門,PVC、鋁合金、斷橋鋁價格相差幾倍。有人為了省錢選最便宜的PVC塑鋼窗,結(jié)果用不到兩年就變形開裂,冬天漏風(fēng)夏天漏雨。
避坑建議:老房首選斷橋鋁門窗,中間加隔熱條的設(shè)計能扛住極端天氣,壽命長達15年以上。如果預(yù)算有限,至少選原生鋁材的普通鋁合金,厚度不低于1.4毫米,讓商家出示檢測報告。
二、報價單藏著“附加費”,總價翻倍
有些商家先用低價吸引客戶,等簽合同時才說:“拆舊窗加500元”“外框加固每米加80元”“玻璃升級加價30%”,七七八八算下來比報價多花一半錢。
避坑建議:簽約前要求提供完整報價單,明確包含拆舊、運輸、安裝、配件(如密封膠、五金)等所有費用。最好多對比3家以上,別被“特價促銷”沖昏頭。
三、測量不專業(yè),裝完漏縫還得返工
門窗尺寸差1厘米,裝上去不是關(guān)不嚴就是漏大風(fēng)。遇到過不靠譜的師傅,拿著卷尺隨便量兩下,結(jié)果窗框和墻體之間有手指寬的縫隙,最后只能打泡沫膠糊弄。
避坑建議:要求商家派專業(yè)測量師上門,必須現(xiàn)場確認墻體是否傾斜、窗臺是否有坡度。老房建議選“量兩次”服務(wù)——初測后先做框架,安裝前再復(fù)測調(diào)整。
四、五金配件偷工減料,半年就報廢
別以為選了品牌門窗就萬事大吉!有些商家把進口五金換成山寨貨,鉸鏈用半年就生銹,把手一掰就松動。
避坑建議:當(dāng)面驗收配件,認準德國好博、諾托、格屋等大品牌,檢查LOGO是否清晰。要求合同寫明五金品牌型號,防止安裝時被調(diào)包。
五、跟風(fēng)網(wǎng)紅設(shè)計,多花冤枉錢
刷短視頻看到全景落地窗、折疊窗心動?先想想自家需不需要。高層裝外開窗違規(guī)、臨街做超大面積玻璃反而噪音更大,還有物業(yè)根本不讓改外立面。
避坑建議:提前到物業(yè)報備,了解當(dāng)?shù)亟ㄖ?guī)范。普通家庭選平開窗搭配金剛網(wǎng)紗窗最實用,隔音選三層中空玻璃,西曬嚴重的再加個LOWE鍍膜。
最后提醒大家:別信“熟人介紹打折”,簽合同必須蓋章留底;別付全款,至少留30%尾款驗收后結(jié)清;保修期低于5年的直接pass。記住這些干貨,換中國門窗省下的錢,帶家人吃頓火鍋不香嗎?趕緊收藏轉(zhuǎn)發(fā),別讓辛苦錢打水漂!
上一篇:住向門窗迎佛山南海科技局與京東園區(qū),共話智能門窗未來
下一篇:沒有了